羽毛球运动一定要穿羽毛球鞋吗?啥状况下需要呢?个人觉得主要看自身运动频次和剧烈程度:运动频次低、打扑蝶天使球之类,这样的一种情况对羽毛球鞋的迫切性并不高;如果频次高了就要重视保护性,这样一个时间段是刚需,但这个答案的前提应该是运动时“有一定对抗性”。
说起羽毛球鞋,可能新球友会问:哪双鞋好穿?即使是同一双鞋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答案,因每个人的脚长得不是完全一样,而鞋好不好穿是脚说了算,所以为什么有人说这款鞋子好穿,而自己穿过后却觉得好像并不是那么好。其实选鞋和选拍子是一个道理,这把拍子好不好?好,但适合你吗?超级丹说这把二姐夫很好用,那么任何一个人都感觉二姐夫一定好用吗?答案是不一定,因为只有对自己最合适的才好用啊。羽毛球鞋到底要怎么选呢?主要从鞋型、性能两个因素考虑:
如何让鞋能穿起来合脚,除了鞋子的大小,其中很关键就在于鞋型是否与自己的脚形匹配,这个决定了鞋子合不合脚,是否舒适。选择鞋型前,先要清楚自己的脚型、脚宽、鞋形和楦宽:
常见的脚型有以上三种,分别是埃及脚、罗马脚、希腊脚(当然也有其它脚型,只是比较少见,就不一一列举了),目前也有将这些脚型简单归分为两类:
在脚长相同情况下脚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,针对脚宽的不同,目前市场上的鞋型主要有3种不同楦宽(大部分鞋舌上面有标识):
如何确定自己脚的宽度是适合宽楦、标准楦还是窄楦?测量后比对比数据比较繁锁,用一个简单的方式参考判断:平常穿标楦鞋刚好,说明是正常脚宽,适合标楦;平常穿标楦鞋长度合适但前脚两侧紧,说明脚宽,适合宽楦,反之感觉松说明脚窄,需要买窄楦。窄楦、标楦和宽楦皆是鞋款整体尺寸按特殊的比例的调整,大部分宽度的不同在于前脚。许多鞋都有宽楦尺寸,可供不一样脚宽的用户选择,但并非所有厂商都会制造不同宽度的鞋款。部分男性如有窄楦需求可选择女款或中性款,部分女性宽楦需求可选择男款或中性款。女款与男款区别主要是女款设计更符合女性脚型特点,加强了整体合脚性。
了解自己的脚型及脚宽后,依据自己情况选择合脚的鞋型、楦宽(有些品牌会标记V型还是U型及楦宽,如威*多),使之尽量合脚。为什么感觉鞋子长度合适,运动后会出现磨、顶脚趾,严重时会出现脚趾痛、肿胀、发青发黑等,很多时候,就是因为楦头和你的脚差得很远,鞋子不合脚。这里要补充说明:并不是说脚型与楦型不一样就不能穿,这里讨论的是鞋子的选择尽量适合你的脚,使你穿起来更合脚更舒适。
市场上的鞋款式样繁多,甚至有些不太好分辨V型还是U型,或介于两者之间,而前面也谈到鞋合不合适是脚说了算,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试穿,靠脚验货。总而言之,试鞋的时候(系好鞋带)鞋头部分要做到两点:1.鞋头封闭的地方每个脚趾头都觉得不委屈,脚趾舒服。2.前脚与鞋贴合、适度包裹(即不空荡也不会太过挤脚)。
2.抗扭性/支撑性:抗扭的设计(中足碳板抗扭、侧面防侧翻支撑、脚后跟/脚踝支撑、跟腱保护),最大限度避免在运动的时候扭伤;
3.包裹性:鞋脚一体,不容易出现脚在鞋内滑动或启动时不跟脚导致扭伤脚裸;
4.防滑性:提高抓地力,保证急停、转弯、后退时的稳定,防止摔跤或扭伤(主要和接触地面的鞋底材料及花纹设计有关)
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没有一款鞋子的设计能完美地兼顾所有性能,保护性越强越不容易受伤,但保护性强的代价是鞋子变得比较笨重;启动速度快,就要求鞋子轻便,保护性相对较差。保护性和速度一般不可兼得,以目前的科技,速度快的超轻鞋,抗扭性难以非常好;就如同士兵身上的重甲和轻甲,前者防御强,但笨重,后者轻便,但防御相对较差,球鞋也是这一个道理。好的羽毛球鞋能做到兼顾减震性、抗扭性的同时提高启动速度,但也无法同时很突出。因此每一款专业羽毛球鞋在设计方面也会有不同侧重点,目前主要有三个方向;
那么如何明智的选择羽毛球性能?建议首先考虑保护性(减震、抗扭、防滑等),尤其体重大的人首先考虑减震性能,依据自己条件(体重、步法技术等)需求,在保护性不至于很弱(满足自身条件需求)的前提下,再依次考虑其它如启动速度、防滑性、耐磨性等。总之在你经济承担接受的能力之内,根据你身体条件、运动特点和场地环境,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鞋。如果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危险动作导致容易受伤或扭伤,建议还是先老老实实练练正规步法和动作,专业球鞋只能减少受伤害机率但无法完全避免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。
· 适合的鞋长:鞋型匹配的情况下,穿着球袜时最长的脚趾与鞋尖之间留下适当空间(1-1.5CM)。
· 认可度较高的鞋款通常设计比较符合大部分球友的需求,选购时不妨从认可度较高的鞋款里挑选对自己最合适的鞋款,能节约挑选时间和减少踩坑的机率。
· 袜子:运动袜厚度有不同,分别穿上你厚度不同的运动袜,然后再试穿想买的新鞋,这样才会更合脚;平时觉得鞋子宽松也可以穿厚点的袜子(如毛巾袜)能够大大减少缝隙增加包裹感。
· 鞋垫:鞋垫踩久了会塌,降低减震效果,如鞋子使用一段时间后减震不足以满足你的需求或鞋的贴合度、包裹性下降了,换个合适的减震鞋垫有极大几率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,特别是前脚掌部分。
· 选鞋之计在于“晚”:随着走路或运动时间延长,脚掌会变宽变长,最好在运动后测量脚长或试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