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学习落后,所以把假期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。孩子抱怨假期比上学还要忙,除了暑假作业,天天上培训班,不如不放假。我认为,这样填鸭式的补课,不是在帮助孩子,而是在拖后腿,让他越学越差。
强迫孩子补课刷题,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,让孩子身心疲惫,丧失了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,是丢了西瓜捡芝麻。不信你问孩子,让他自己决定去不去培训班?90%的孩子会选择不去或者少去。
相反,若孩子感兴趣,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,主动上培训班,才会有效果。而且这种孩子即便不去补课,也能通过网课或者看书的方式自学,可能效率更高。
不解决动力和兴趣的问题,一味填鸭式地补课,让孩子没有喘息和调整的空间,错失了逆袭的时机,越补成绩越差。
应该怎么办?我先说一个大的原则,回归假期的本质。什么叫做“假期”?就是要放假,休闲、放松、自由驰骋的时间是主流,学习是支流。
你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放松的时间。如果你不给他留时间,他也会想方设法偷偷玩,学的时候也会心不在焉,影响学习效果。而且越是差生,动力和习惯越差,越难做到长时间专注。我见过太多家长制定了貌似完美的计划,但是孩子根本做不到。
学渣补课第一。过去的知识全是漏洞,新知识也学不明白,盲目抢跑是费钱费力费时间。
英语:有的英语牛娃在小学就能达到高考水平。虽然这是极少数,但说明语言类学科很适合超前储备、大量储备。趁低龄阶段时间充裕的时候,先搞定英语,能为以后的学习节约大量时间。当然,搞定英语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,也有更高效的方式。(《》)
语文:语文是我们的母语,也完全适合超前大量储备。尤其是阅读,越多越好,题材越广泛越好。看《古文观止》有助于学好古文,看科幻小说有助于理科启蒙,看文学名著有助于提升文学修养。诗词、古文,超前背诵,同样能够减缓初高中的学业压力。当然前提是掌握记忆和背诵的方法。
数学:理科讲究逻辑严密、环环相扣。如果前面的知识有漏洞,后面也很难学懂。所以,数学一定要优先查漏补缺。把过去没学懂的知识,利用假期时间彻底搞懂,才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另一方面,越到高年级,理科难度越大,一定要提前预习。注意,预习不是要求你全部学会,目的是察觉缺陷,以后你带着问题去听课,能大大的提升听课效率。
小学阶段:原则上只做查漏补缺,留出很少一部分时间做超前储备,主要是文科。小学还是以玩为主,注重培养兴趣爱好,多参加体育活动;开阔眼界,增加见识,多去博物馆、图书馆、夏令营。在玩中学,效果比上培训班好10倍。
这里多说一句:我不赞成在小学假期安排过多的学习,那样一定会透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,导致初高中后劲不足。敢于给孩子留白的家长,才是真正智慧的家长。多看书这一条,足以碾压90%的培训班。
中学阶段:查漏补缺和自主预习并行。预习提前一个学期即可,比如下学期学物理,暑假自主预习。不建议报培训班提前学,那是低效重复,被动灌输,没有培养自学能力。初中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黄金期,错过这一段时间,以后学习会慢慢的吃力。
小初衔接和初高衔接的假期是关键,因为知识数量和难度都会有一个陡坡级的增长。如果没做好提前准备,突然进入一个新环境,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,给以后的学习制造很大困难。
很多名校有一部分优等生,不用中考,直升高中。他们没中考压力,不用为了中考内卷,所以都会提前学习高中知识,相当于为高中减压。我建议初中学霸,只要升入重点高中没问题,就一定要提前学习高中知识。
高中阶段:假期时间本来就很少了,无论是查漏补缺还是超前预习,都没有充足的时间。但即便没时间,这两件事情也是必须做的,仅仅是压缩时间,合理分配。
以上都是自主安排的学习任务,都是大幅超前的。假期作业不在计划中,很快就能搞定。政治老师给了政策,期末能够考满分的学生,可以不写暑假作业。这多好啊,我觉得各科老师都应该参考。不留作业不代表孩子不学习,可以有更多的自主可控的安排。
上了初中之后,藤藤读书就少了,这一点我觉得不好。所以只有这一条,是我要求藤藤做的,假期每天必须拿出1小时专门看书。
我一直在想通过一种方式让藤藤学习利用AI,又想到我平时很少让他练习写作。所以我跟他商量,让他围绕一个主题,每周给我们分享一次。他能够最终靠AI生成观点,在此基础上自己再整理思考,最终脱稿给我们讲解。主题既可以是热点话题,也可以是他感兴趣的事情,也可以是他正在看的书;内容即便都是AI生成的,他若能够都背下来,讲得头头是道也可以。通过这一种方式,用AI、练写作、练表达,用输出倒逼输入。
藤藤问过我,要不要自学初中的物理和化学?我说你不用,就听我讲一节课就足够了,就算是预习了。
到此为止,我跟藤藤商量的暑假计划就没了,就是这么少。他白天绝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打羽毛球,晚上一般是看投影。很多家长可能会好奇,安排这么松散的计划,就能让孩子一直名列前茅吗?事实上确实如此。
贪多嚼不烂,欲速则不达。少安排是为了安排的计划都能做到位,比如每天高质量的积累单词和语法,足以让他英语轻松搞定中高考。很多同学天天上培训班、早起晨读、背课文、刷卷子,英语成绩也不一定比他好。学习质量重于学习数量。内容看起来很少,但每一个都是大幅超前的,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之后剩下的最高效的方案。
我给藤藤的时间大量留白,就是让他可以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,这才是假期最重要的打开方式。
一年前的6.18,我写了一篇文章《》,夸下海口要助藤藤考上清华。因为是一个长达7年的慢题,我们以终为始,合理规划,不走弯路岔路,找到高效方法,就能提高十倍的学习效率,这件事就是可行的。
在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,藤藤还没有上初中,我还不能确切知道他的斤两。初中一年,他一直是年级前三。我是看着他如何一步一步搞定英语,从80%的水平跻身到95%以上;我是看着他阅读理解能力逐渐提高,拿了几次语文的年级第一;他的各个副科几乎都逼近满分……我知道他能够学得又轻松又好,只是比我设想的还要好,因为我知道他用了几成功力。
因为是目标倒推,所以我们不计较中间的波折,不在乎考试成绩的高低。有趣的是,我们越不在乎成绩,藤藤越不害怕考试,反而考得越好,一直名列前茅。因为是以终为始,所以我不会让藤藤做任何的无效的低效的内卷刷题,别看他做得少,但每一分努力都很值。
这既是一份暑假规划,也算是之前的总结。我们这里是全国少有的五四制。所以今年9月份,藤藤才上7年级,对于很多地方的学生来说,才算是初中生。但他们学校几乎学完了7年级的课程,藤藤已经能够做英语中考卷了;初中的古文基本都背过;数学自己也预习到九年级……想想我当年,这时候还不认识ABC呢,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啊。